成果简介

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一)以“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育人观为指导,破除思政课与专业课的壁垒,赋专业课程予育人内涵。强化专业课程育人功能,将思政资源融入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各环节,使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形成更强育人合力和协同效应。

 

(二)以“从课堂走向田野”的实践教学为手段,围绕共同体意识研究对学生进行知识与能力的双重培养。结合课堂知识传授,带领学生赴西藏、云南、贵州等多民族地区展开专题调研、人物访谈、红色遗迹考察等,让学生在广阔的社会实践中学以致用,提升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以面对面的口述史访谈为主要方法,创建自主、合作的探究式、沉浸式立德树人育人环境。摈弃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把学生视作知识生成的主体,给予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主动权、探索权、发现权、体验权,引导进入“沉浸式”学习状态,从鲜活的事例、具体的故事、深厚的情感中得到共同体精神的滋养。

 

(四)以“四史”教育为主要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四个共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自20203月起,陆续组织学生100余人次在云南昆明、丽江、大理、迪庆、怒江,贵州贵阳以及西藏拉萨、日喀则、阿里等地进行访谈,通过追忆历史、探寻人物、缅怀先烈,有形、有感、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Copyright © 2004- 2021 云南大学 Yunnan University    滇ICP备120049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