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新气象、大作为

                       --“教学相长型”师生综合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典型案例

“教学相长型”模式典型案例-2017届研究生高勇扎根西部就业于西藏自治区气象局


 

高勇是云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2017届气象学专业的硕士毕业生,是省级优秀硕士论文的获得者。在毕业后,家住云南省昭通市的高勇听从党的号召,“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直接入职西藏自治区气象局,扎根西部艰苦地区。正所谓“青年当立志,立志在四方”,带着一片朴实的“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的真心,一份“祖国需要处,皆是我故乡”的勇气,毅然奔赴西部前线,不忘初心,为祖国西部建设贡献力量。

 

图为国家气象中心交流现场合影(图中右一为高勇)

 

以下是对高勇学长的采访,快来看看他的分享吧!

问:学长您的工作地点在哪?工作内容一般是什么?

我的工作单位是西藏自治区气象局,现就职于气象台。目前主要负责技术开发和山洪地质灾害等平台的维护,之前做中短期短临天气预报。除此之外,还会驻村给村民办实事,例如,帮助村民申请修通自来水,网络信号等。

 

问:学长家住何处?当时应该有更好的选择,为什么会选择去西藏工作?

我家在昭通。当时临近毕业,看到学校“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宣传标语,想到一直以来党中央对西藏发展的重视。特别的,在2015年新闻联播中,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中说到“必须坚持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坚持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原则;必须把中央关心、全国支援同西藏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紧密结合起来,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中做好西藏工作”,这令我很振奋,我希望自己能投身于西藏的建设中去,希望自己能有所作为,干点实事。

 

问:学长在工作中有遇到印象深刻的事吗?

2018年江达县金沙江段塌方形成堰塞湖,那段时间每天值班到晚上一点多,深怕会出灾情影响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内心很紧张。2020723日拉萨遇冰雹天气,持续时间23分钟,但我们提前预判,发布了预警,当时心里很高兴因为自己的专业为大家的生活提供了切实的保障。还有这段时间的西藏疫情,从88日开始到现在只休息了8天,其他时间都在帮助消毒和分发物资。每天消杀6栋楼,有时有阳性还会重点消杀阳性单元,物资分发了11批。分发物资有几次从下午4点多到晚上11点,浑身湿透,没吃饭……这些印象都很深刻,因为切身体会到了受疫情影响的地区,人们是如何对抗疫情的。并且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什么是抗疫精神,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在疫情面前应该担起青年之责,携手攻克时艰。

 

问:学长刚去的时候适应吗?

还可以,现在比较适应了,刚来时天天流鼻血,这里要比昆明干燥得多。这边老干部最爱说的就是多喝水,多喝热水。

 

问:学长在那边有令你印象深刻的人或事吗?

一个是旅游,之前去过林芝,那地方给我的感觉很像北欧。令人印象深刻的人可能就是这边的藏族老乡吧,他们内心质朴,很有爱心,会对乞讨者或是有困难的人主动提出帮助。还有就是我们部门有个快退休的大叔,他的技术能力强硬,但他从不把名利看得很重,只专心于技术开发。很多人找他指导工作,我们不懂的技术找他就能很快得到解决,不能解决的也会帮忙查文献,尽可能地去解决问题。这个大叔是我最佩服的人!

 

问:学长您会推荐其他学弟学妹去西藏吗?

这要看个人吧,这边还是很缺有能力有实干精神的人。由于这边处于边远地区,能力很突出的人才不多,如果学弟学妹需要更快地提升自身能力,可能需要去更有竞争力的地方。但这里也是一个很好的磨练自己、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地方,没有那么多物质需求后,会更加坚定自己的初心,往自己的目标迈进。

图为西藏疫情期间负责消杀工作的高勇

 

采访人:田梦萍 云南大学大气科学系

Copyright © 2004- 2021 云南大学 Yunnan University    滇ICP备120049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