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雨龙,男,哈尼族,云南景洪人,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
研究方向:民族经济与文化发展,技术传播与民族交往
科研项目:
1.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中缅老交界地区跨境民族交往与社会网络研究”(17CMZ014);
2.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橡胶种植对西双版纳哈尼族社会结构的影响研究”(13YJC850028);
3.第64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一等资助:“一带一路”背景下缅甸的民族与国家互动研究(2018M640889);
研究论文:
1.张雨龙:《老挝北部阿卡人移居坝区的历程与文化调适——勐新县帕雅洛村的民族志个案研究》,载《世界民族》2014年第6期。
2.张雨龙:《有序的混沌:中老边民互市的人类学考察》,载《思想战线》2020年第6期。
3.张雨龙:《民族文化资本化的个人实践——西双版纳哈尼族民族艺人张树皮的生活史研究》,载《思想战线》2014年第2期。
4.张雨龙:《哈尼族的生计转型与文化融合发展——以橡胶种植三村为例》,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
5.张雨龙:《哈尼族“阿卡”释义》,载《云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
6.张雨龙:《老挝北部山区阿卡人移居坝区历程的人类学考察》,载《广西民族研究》2015年第1期。
7.张雨龙:《国家和地方利益博弈中的移民身份——缅甸掸邦第四特区的中国橡胶移民个案研究》,载《西南边疆民族研究》(第19辑),2016年4月。
8.张雨龙:《中缅老交界地区哈尼/阿卡人橡胶种植的生态保护实践及其困境》,载《西南边疆民族研究》(第26辑),2018年11月。
9.张雨龙、马翀炜:《传统嵌入现代:老挝勐新县阿卡人“嘎汤帕”节的人类学考察》,载《节日研究》第七辑(跨境民族节日专辑),2013年6月。
10.张雨龙:《村寨社会国家化进程的人类学视角——以中、老、缅交界地区哈尼/阿卡人为例》,载《政治人类学评论》第7辑,2018年10月。
研究专著:
1.张雨龙:《从边境理解国家:哈尼/阿卡人橡胶种植的人类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8月;
2.蒂娜玛丽著,张雨龙、贾超芝杉译:《发展的意志:治理、开发与政治实践》,云南大学出版社,2022年2月;
3.马翀炜、张雨龙:《流动的橡胶:中老边境地区两个哈尼/阿卡人村寨的经济交往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6月;
4.马翀炜、张雨龙:《中国节日志·苦扎扎节》,光明日报出版社,2019年11月;
5.张永杰、张雨龙:《国际哈尼/阿卡区域文化调查——中国勐海县格朗和哈尼族阿卡人文化实录》,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5月。
获奖情况:
1.博士学位论文“从边境理解国家:中、缅、老交界地区哈尼/阿卡人的橡胶种植的人类学研究”荣获2017年度云南省优秀博士论文;
2. 论文《老挝北部阿卡人移居坝区的历程与文化调适——勐新县帕雅洛村的民族志个案研究》荣获云南省第十九次(2016年)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三等奖。
3.著作《从边境理解国家:哈尼/阿卡人橡胶种植的人类学研究》荣获云南省第二十三次(2019年)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三等奖。
Copyright © 2004- 2021 云南大学 Yunnan University 滇ICP备120049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