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凌飞,男,汉族,云南石屏人,法学博士,研究员。
研究方向:全球化与民族社会文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学术兼职:中国民族学会理事;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会理事
科研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云南国际通道建设及其“辐射中心 ”定位研究(17BMZ020);
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仪式·娱乐·展演——对民族民间艺术舞台化呈现的人类学研究(06JC850002)
研究论文:
1.《道路、聚落与空间正义:对大丽高速公路及其节点九河的人类学研究》,《开放时代》,2019年第6期。
2.《流动与再空间化:中老边境磨憨口岸城镇化过程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
3.《视觉文化、媒体景观与后情感社会的人类学反思》,《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年第5期。
4.《边界与通道:昆曼国际公路节点中老边境磨憨、磨丁的人类学研究》,《民族研究》2016年第4期。
5.《景观格局:一个重新想象乡村社会文化空间的维度——对布朗族村寨芒景的人类学研究》,《思想战线》2016年第3期。
6.《裂变与统合——对一个普米族村庄社会过程60年变迁的人类学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7.《玉狮场:一个被误解的村庄——关于利益主体话语权的人类学研究》,《民族研究》2009年第3期。
8.《仪式•娱乐•展演——对民族民间艺术舞台化呈现的文化批评》,《思想战线》2009年第1期。
9.《对电影< 花腰新娘>的人类学解读》,《民族研究》2007年第1期。
10.《走进虚拟田野——网络民族志研究》,《社会》2004年第9期。
研究专著:
1.《普米族》,辽宁民族出版社,2015年8月。
2.《玉狮场的故事——1949~2009:地方国家的过程与选择》,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
3.《左脚舞之乡——牟定》,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
4.《道之“道”:西南边疆道路的人类学研究》,学苑出版社,2020年11月。
获奖情况:
1.《边界与通道:昆曼国际公路节点中老边境磨憨、磨丁的人类学研究》获云南省第二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一等奖。(云南省人民政府)
2.《道路、聚落与空间正义:对大丽高速公路及其节点九河的人类学研究》获“中国社会学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中国社会学学会)
人才称号
1.云南大学“青年英才”(2017年)
2.云南省万人计划“文化名家”(2019年)
3.云南大学东陆骨干教授(2021年)
Copyright © 2004- 2021 云南大学 Yunnan University 滇ICP备120049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