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课程建设 > 第二课堂 > 正文

“社会主义发展史”第二课堂——三线建设口述史访谈

发布日期:2022-10-05    作者:     来源:     点击:


三线建设是20世纪60年代,党中央和毛主席针对日益严峻的国际形势和中国东西部工业布局不平衡的状况,在中国广大中西部地区实施的一场以战备为核心,大规模的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线建设史是“四史”教育的鲜活资源。

20202月至20227月,关凯、邓玉函教授带领20余名学生赴西藏、贵州、云南对三线建设人员展开口述史访谈,深度考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三线人与当地各少数民族齐心奋斗的事迹,领会三线人的爱国敬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的崇高品质和精神。

2b2a9b4638839b23f099e7f9f7cf73c

20215月,安徽籍三线人陈兴元在昆明接受口述史访谈)

20227月,团队教师再次带领学生赴贵州贵阳三线建设博物馆参观三线建设时期极具代表性的生产生活设备,翻阅文献史料、书籍、老照片等,在工作人员全面介绍下,教师对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决策实施和调整改造过程做进一步补充,并深刻评价了三线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和深刻历史意义。

20227月,贵阳三线建设博物馆拍摄)

参观结束,学员纷纷发表感言,李同学说:“以前只在历史书上了解三线建设时期历史,但印象并不深刻。今天参观了博物馆,感触颇深,也非常激动。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那一百个全国劳模的手印墙,和各种搬迁证、工资转移证。正是先辈们的热血投入,才有了今日的中国!今后,我也将发挥特长,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之,经过实践教育,学生切身感受三线建设凝聚的“艰苦创业、无私奋斗、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感受三线建设人员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和我国先辈具有的独特的家国情怀,并以史明志,共同踏上追寻三线建设者的历史足迹,重温三线建设荣光,立志投身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来。

 

Copyright © 2004- 2021 云南大学 Yunnan University    滇ICP备120049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