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模式的构建是为了更好的培养人才,十余年来,生态学科培养了大量进入企事业单位的毕业研究生,在自己的岗位上建功立业,成为“三点一线”科研-教学-社会服务深度融合的生态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人才成功培养案例,部分学生案例如下:
学生案例1
姓名 |
刘路明 |
培养情况 |
2007年-2010年: 硕士研究生 |
就业发展 |
高级工程师、注册环评工程师,现任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环保研究院副院长。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学会会员、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环评专家库专家、广西环保产业协会专家。 自参加工作以来,先后5次获集团公司“先进个人”,3次“优秀共产党员”,1次“杰出员工”,参与科研项目及地方标准制定5项,发表论文17余篇,实用新型专利3项。 |
获奖证书










学生案例2
姓名 |
廖菊够 |
培养情况 |
2012-2018: 硕士/博士研究生 |
科教融合 |
导师基于《植物发育生物学》课程教学,将最新的植物发育生物学研究成果运用于该门课程教学,廖菊够学以致用,研究生期间参与编写和出版教材《植物发育生物学指南》;运用所学知识开展植物发育的分子机理调控研究,在读期间发表SCI论文2篇,核心期刊论文7篇,获国家奖学金1次、省政府奖学金2次。 |
产教融合 |
针对烟草种子制种过程中的卡脖子问题,完成了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个烟草种子繁育相关的横向课题,开发的烟草介质花粉技术运用于全国75%的烟草种子生产,并形成行业标准,成果获中国烟草总公司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开发了首个植物单克隆抗体库,为农林科研工作者开展植物繁育相关的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了高通量研究平台和工具。 |
就业发展 |
2018年博士毕业后进入云南大学工作,期间发表SCI论文5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烟草行业课题1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作为负责人参与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比赛全国总决赛优胜奖。 |
证明材料
获奖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