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生态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1986年获得硕士授权点,1989年获得云南省第一个理科博士授权点,在40多年的研究生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进入新时代,云南大学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立足云南省的区位和资源优势,针对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构建校企联动、校地合作的实践平台,形成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支撑云南产业和社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2020年7月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提出,新时代的研究生教育必须坚持“四为”方针,优化学科课程设置,促进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加强国际合作,增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体系的核心是“三点一线、深度融合”,即将科研-教学-社会服务三个节点连通成线,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协同增效,共同服务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总目标。代表性案例包括:1)面向构建西南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宝库的国家战略,将科研成果有机融入研究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生态学》等课程教学,引导研究生在完成“极小濒危物种大树杜鹃保护”、“杞麓湖水生态重构”等项目过程中提升科研技能;2)聚焦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共性关键技术,校企联合建设“云南省微生物菌剂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导研究生积极开发绿色农业产品,申请专利10件,其中廖菊够博士开发的烟草单克隆抗体库和抗体芯片获得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全国优胜奖;3)面向云南文化旅游产业升级的重大需求,利用《科学哲学与科学研究方法》《生态旅游》等课程培养研究生的科普素养,设计生态研学产品、生态旅游产品,积极服务COP15等国家重大活动,利用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平台培养一批可服务于生态旅游、科普旅游的复合型人才;4)面向高原湖泊水生态和污染治理等国家重大需求,校企合作成立“高原湖泊治理与研究中心”,联合加拿大温莎大学,在云南省率先申报并获准留基委立项“中加联合水生态及流域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博士研究生。近年来云大生态学的研究生以第一/并列第一作者身份发表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等高水平论文45篇,获得国家奖学金15人次,专利15件,参与开发的产品3件,在研究生创新大赛中获奖4项。其中,解玮佳获云南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吴程获五一劳动奖章,毕业研究生在各自岗位上建功立业,成果突出。
Copyright © 2004- 2021 云南大学 Yunnan University 滇ICP备12004993号-2